媒体聚焦丨港城扬帆再出发 主流媒体走进盛虹石化

发布时间:2024-05-22  点击量:

春潮涌动海州湾,春风化雨四十载。

2024年,是连云港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周年。近期,新华社、光明日报、经济日报、新华日报、新京报等主流媒体深入港城一线,聚焦连云港奋力推进沿海开放40年的发展成就,报道连云港推动高水平开放开创新境界、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的探索实践。作为连云港打造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的领军企业,盛虹石化成为媒体关注焦点和报道重点。

相关报道摘录如下:

新华每日电讯:

2021年11月,第一船进口原油进入罐区,意味着连云港盛虹炼化项目正式投产。

自2010年落子连云港,盛虹控股集团总投资约2000亿元,不断向石化产业链高端延伸,成为全国唯一同时具备EVA和POE两种主流光伏膜材料自主生产技术的企业。“有问题解决问题,有需求满足需求,连云港不仅拥有优越的硬条件,更有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软环境。”盛虹控股集团石化板块负责人白玮说。


新华每日电讯.jpg


光明日报:

2018年12月14日,盛虹1600万吨/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工建设,标志着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建设迈出关键一步。日前,记者来到徐圩新区的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基地,只见基地内装置林立,管廊交错,仿佛进入了一片“钢铁森林”。

依托盛虹炼化一体化等龙头项目,连云港石化基地实现快速突破,成为全球石化新的生产坐标。


光明日报.jpg

经济日报:

走进连云港徐圩新区盛虹石化产业集团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中控室,各流程参数数据在屏幕上一览无余。随着盛虹炼化一体化等项目逐步建成投产,徐圩新区石化产业链关联度超过80%,化工原料就地消化率达70%。


经济日报.jpg


新华日报:

在这里,传统的石化产业正实现迈向更高端的转型升级。

盛虹石化EVA装置里,一粒粒晶莹剔透的光伏EVA产品粒子在生产线上高速传输,日产能达千吨。“别看这一枚小小的粒子,生产技术要求极高,在我们成功实现量产之前,国内市场90%以上的需求都依赖进口。”盛虹石化聚合物事业部总经理张庆雨说,通过技术攻关,企业自主研发的光伏级EVA产品的关键指标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级EVA生产基地。

在这里,“最”字频繁出现。国内单流程规模最大的1600万吨/年原油加工能力的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,全球单套甲醇处理量最大的斯尔邦石化240万吨/年甲醇制烯烃装置,还有正在打造形成的百万吨级丙烯腈生产基地、百万吨级EVA光伏新能源材料生产基地等多个全国乃至全球“之最”,都在为连云港的跨越发展蓄能。 


新华日报.jpg


新京报:

徐圩新区已建成国内单流程规模最大的1600万吨/年原油加工能力的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,拥有全球单套甲醇处理量最大的斯尔邦石化240万吨/年甲醇制烯烃装置,正在打造百万吨级丙烯腈生产基地等多个全国乃至全球“之最”。

在位于临港产业区的盛虹石化产业集团,记者看到了全球首条绿色负碳产业链。“我们将‘捉’回的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产的粗甲醇,输入特定装置后就能转化成绿色甲醇,可用作生产锂电池电解液的重要溶剂,目前一年能吸收15万吨二氧化碳。”盛虹石化二氧化碳制绿色甲醇项目工艺技术负责人付辉解释。


1716362378225801.jpg